大冶资讯网

读懂《白鹿原》人物关系,就懂得了把握命运的10条铁律

2023-08-16 06:06:50 来源:互联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者:每晚·许朝暮

来源:每晚一卷书(ID:JYXZ89896)

1988年,

人到中年的陈忠实,

决心打磨一部值得“垫棺作枕”的代表作。

他回到家乡祖屋,深居简出六年,

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夜中,

写出了自己最为得意的《白鹿原》。

书中,他以深沉厚重的笔触,

描绘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,

也塑造了贪嗔痴爱的众生相。

白鹿两家祖孙三代人,

因几两碎银勾心斗角,

为功名利禄执迷不悟,

在恩怨纠葛中互相折磨……

从书中的10个人物身上,

我读懂了人性的复杂,

发现了掌控命运的铁律。

白嘉轩:人品,是行走世间最好的底牌。

在《白鹿原》里,

白嘉轩堪称是“仁义”的化身。

身为一族之长,

他立得稳行得正,

一辈子挺直腰杆做人。

他修祠堂、建学堂、立乡约,

严格教化村民,

把村子治理得风清气正。

他还与家中的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,

资助他的儿子黑娃上学读书。

白鹿原上的对头鹿子霖,处处找他麻烦,

他却从不往心里去,

还在对方入狱时费心搭救。

黑娃长大后恩将仇报,打断了他的腰,

他却并未记恨对方,

还在对方落难时四处奔走。

长子白孝文犯了错,

他也铁面无私地秉公处置,

按照族规狠狠惩罚儿子。

凭借宽以待人,严于律己的品行,

他收获了族人发自内心的敬重。

清代文人石成金有言:

“无愧于事,不如无愧于心身,

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。”

人这一生,最要紧的,

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

德行乃立身之本,真诚是成事之基,

人品便是你屹立世间的金字招牌。

坦荡处事,清白做人,

余生的每一段路,

你都能畅通无阻。

白孝文:欲望面前,人最容易滋生罪恶。

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,

曾是最合适的族长继承人。

他看起来谦恭又可靠,

没有出格言行,更没有不良嗜好。

但实际上,他只是畏惧父亲的管束,

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欲念。

当儿时玩伴黑娃的妻子田小娥,

故意引诱他时,他立即屈服于本能,

拜倒在对方的石榴裙下。

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,

便会一步步将人引入罪恶的深渊。

他抛妻弃子,整日跟田小娥厮混,

后来还染上了毒瘾,

半年就败光了家产。

尝过放纵的滋味后,

他的欲望不断膨胀,

又将手伸向了权势。

为升官发财,他毫不犹豫地

射杀了一手提拔自己的贵人张团长。

为保住地位,他又狠心陷害黑娃,

并当众枪毙了对方。

最终,白孝文坐上了县长的位置,

却已经在欲望的熏染下,变得面目可憎。

家人们疏远他,乡亲们唾弃他,

他始终是白鹿原上不受待见的败家子。

有句话说:当欲望失去了枷锁,

前后左右就都成了地狱。

一朝沦陷在无边欲海,

便一生都走不出心灵炼狱,

只能一口口咽下自己所种的苦果。

白孝武:最高级的精明,是老实。

白嘉轩的二儿子白孝武,

是白家最为低调老实的孩子。

哥哥堕落后,他从父亲手中,

接过了继承族长之位的重任。

族中繁忙时,他会按照父亲的安排,

积极处理各项事务。

一旦得了空,他便一头扎进田间,

跟最喜欢的庄稼打交道。

在他眼里,什么高官俸禄、金钱权势,

都不如春种秋收重要。

当哥哥白孝文身败名裂,被父亲赶出家门时,

他从容地在田里耕耘;

当妹妹白灵投身爱国运动,整日担惊受怕时,

他面朝黄土,默默干活。

当儿时玩伴黑娃闹革命、上山当土匪时,

他依旧一心钻研如何把地种好。

白孝武没有当官发财,

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就,

一辈子都只是个平凡的农民。

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

正是安分守己的老实,

让他避免了很多麻烦,

安稳度过了一生。

正所谓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

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。

显摆高调,只会彰显你的浅薄;

炫耀张扬,则更容易招惹事端。

做人,无需谁称赞,不必谁羡慕,

老老实实做好自己,

才是明智的处世之道。

鹿子霖:太过聪明的人,没有好下场。

白鹿原上,鹿家之主鹿子霖,

是出了名的精明人。

他自认从家世到才学,

样样不比白嘉轩差,

却掌握不了族中的话语权。

不甘心的他,

争取到了“乡约”的官职,

发誓要与白嘉轩一争高下。

多年来,他一次次不择手段地坑害白家。

他先是给白嘉轩扣上造反的黑锅,

后又指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,

还趁火打劫,吞了白家的房和地。

可他怎么也想不到,

所有的算计和手段,

也是在给他自己设局。

白孝文东山再起后,

立即对他展开了打击报复。

他被关进了监狱,被迫参加批斗大会,

还目睹了族人被枪毙的场面。

在血腥和死亡的刺激下,

本就心虚的他,吓得当场精神崩溃。

最后,精明了大半生的他,

变得又疯又傻,活活冻死在了柴房里。

天道有常,善恶有报,

你对别人的算计,

最终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。

一个人若精明过了头,

德行有亏,终将害人害己,

机关算尽之日,便是自我毁灭之时。

鹿兆鹏:一个人的格局,决定他的人生高度。

在《白鹿原》中,

鹿家长子鹿兆鹏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。

有人认为他志向远大,

不拘泥于鸡毛蒜皮,

一心拯救贫苦百姓;

有人指责他自私无情,

婚后将妻子弃之不顾,

对父母也不闻不问。

但实际上,

他是接受了新知识和新思想,

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。

年少时,他去省城读书,

开阔了眼界,也见识到了民间疾苦。

在革命热潮的冲击下,

他视民族兴亡为己任,

立志要解放底层人民。

哪怕颠沛流离,生活艰苦,

他也甘之若饴,从不后悔加入革命队伍;

即使被人误解,遭受非议,

他也坚守底线,拒绝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。

心怀天下的格局,

让他与村民格格不入,

却也让他实现了更远大的理想。

他冒险策划起义行动,

为白鹿原村民争取权益,

还指挥作战,保护了千千万万的百姓。

曾国藩说:成大事者,首重格局。

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,

决定了他看待问题的高度,

以及人生的宽度和厚度。

学会修炼自我,放大胸怀,

你的生命注定不会黯淡。

鹿兆海: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,是学会放手。

鹿子霖的二儿子鹿兆海,

与白嘉轩的女儿白灵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。

可惜由于时局动荡,

两人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对立的阵营。

鹿兆海不愿为难白灵,

便提出暂时分开,

让彼此重新思考这段感情。

谁知,在两人分手期间,

白灵爱上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鹿兆鹏。

面对恋人与哥哥的双重背叛,

鹿兆海愤怒过,也怨恨过。

但他明白,继续纠缠下去,

只会让三个人都痛苦。

尽管他还深爱着白灵,

却选择了放过彼此,

不再打扰白灵的生活。

在白灵即将生产时,

他还以小叔子的身份,

安全护送对方出城。

放下儿女情长后,

他一心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

成了白鹿原上人人称颂的英雄。

人活一辈子,

谁没有求而不得的遗憾?

但一味抱怨,苦苦强求,

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和苦痛。

最明智的活法,

是有缘时惜缘,无缘时随缘。

不念过去,不畏将来,

放下无意义的执着,

生方能自在安好。

田小娥:指望别人的人,终将被辜负。

美艳风情的田小娥,

被白鹿原的村民视为“祸水”。

她本是郭举人的小妾,

却处处遭受虐待,过得连下人都不如。

为了摆脱困境,她勾引了长工黑娃,

跟对方一起回了白鹿原。

可好景不长,黑娃因闹革命被追查,

不得已抛下她,逃到山里当了土匪。

无依无靠的她,为活命而攀附上了鹿子霖,

还在鹿子霖的指使下勾引白孝文。

她以为白孝文是真心待自己好,

便一心一意地跟对方过起了日子。

谁知,饥荒来临时,

白孝文嫌她拖累自己,

毫不留情地离开了她。

直到她被公公鹿三一梭镖捅死,

白孝文都没有回来看她一眼。

田小娥辗转于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,

不过是想寻个依靠,踏实生活。

可她不明白,人生这条路,

除了自己,谁都靠不住。

将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,

无异于一场豪赌,

运气再好也总有输掉的可能。

人生所有的沼泽滩涂,

都得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去趟。

趟过去,走下去,

你会在不知不觉间,

把你自己活成自己的靠山。

鹿三:比无知更可怕的,是偏见。

长工鹿三为白家效力多年,

为人本分老实,做事也勤快利索。

但他骨子里保守而传统,

一辈子只认死理儿。

当儿子黑娃娶回田小娥时,

他不由分说地将田小娥赶出了家门。

起初,田小娥学习种田、养鸡、挖野菜,

努力争取获得公婆的认同。

鹿三却始终对她心怀偏见,

在她最需要帮助时,

依旧冷冰冰地与她划清界限。

看到黑娃在外颠沛流离,

少东家白孝文败光家产,

他更加厌恶田小娥,大骂她是“害人精”。

他固执地将一切罪恶的源头,

全都归咎于田小娥,

怪她给白鹿原带来了厄运。

抱着为民除害的念头,

他深夜潜入田小娥家中,

亲手用梭镖杀害了对方。

杀人后的愧疚感,

使他变得疯疯癫癫,终日惶恐不安。

深植内心的偏见,

犹如杀人不见血的刀,

能轻易毁掉任何一个人。

以偏概全,先入为主,

既暴露自己的狭隘,

也是对他人最大的恶意。

人这一生,

就是一场不断走出偏见的修行。

放下心中成见,打破思维藩篱,

你才能接纳世间的百态。

黑娃:读书,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捷径。

黑娃是鹿三的长子,

自幼性格冲动,行事鲁莽。

他当过土匪,砸过祠堂,坐过大牢,

干过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。

闹革命时,他一心想着出风头,

以残忍的方式处决了自己的同乡。

当了土匪后,他还带着弟兄洗劫白鹿两家,

打折了白嘉轩的腰,害死了鹿子霖的父亲。

后来,他金盆洗手,下山加入了保安团,

却始终觉得内心空虚。

他感慨:“我闯荡半生,混账半生,糊涂半生,

现在想念书求知,活得明白,做个好人。”

于是,他去拜了白鹿原上最博学的朱先生为师,

每日读书、写字,向先生请教不懂的问题。

书读得多了,他的内心渐渐觉醒,

从粗鲁无知的土匪头子,

蜕变成了儒雅稳重的副县长。

黑娃的脱胎换骨,

印证了一个道理:

读书,不光可以增学问,长见识,修德行,

还能让人在苦海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。

一本本书籍,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,

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认知,

改变一个人的气质。

那些升华心灵的思想,丰富生命的字句,

足以助你披荆斩棘,穿越所有黑暗。

朱先生:真正清醒的人,都过着极简的生活。

书中最具智慧的人,

是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。

他学识丰富,博古通今,

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普通百姓,

无一不对他敬爱有加。

但他不居功,不求名,

一辈子吃粗茶淡饭,穿粗布麻衣。

权贵们争相邀请他出仕为官,

承诺给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
他却对名利不屑一顾,只想在白鹿书院里,

心无旁骛地编撰县志,教化乡邻子弟。

他还让两个儿子安心在原上务农,

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

远离外界的纷纷扰扰。

他常说:“房是招牌地是累,攒下银钱催命鬼。

房要小,地要少,养个黄牛慢慢搞。”

鹿子霖、白孝文等人,

要么为谋财算计他人,

要么为求名出卖良心。

他们都迷失在重重诱惑中,

丢掉了做人的底线,成了欲望的俘虏。

朱先生却凭借内心的淡泊与清醒,

在乱世中寻得一份安宁。

有句话说:大道至简,繁在人心。

表面上的光鲜亮丽,

远不如内心活得富足潇洒。

真正高层次的人,

都懂得剔除生命的冗余,

回归质朴的素与简。

不被外物所扰,不被世俗所困,

身心轻盈愉悦,生活自会从容畅快。

《白鹿原》是一个民族的秘史,

也是一幅描绘世态人情的画卷。

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小人物,

在生与死,爱与恨,

权力与欲望间上下求索,苦苦挣扎。

他们在命运风暴里蹒跚前行的身影,

像极了于纷繁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你我。

陈忠实说:“世事就是俩字:福祸。

俩字半边一样,半边不一样,

就是说,俩字相互牵连着。”

人这一辈子,

苦是底色,难是常态,

总要经历悲欢与跌宕。

真正的智者,

会在认清人性真相后,

从容直面大起大落,

淡然应对大喜大悲。

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

都踏实做事,低调做人,

活得热气腾腾,我们方能无愧此生。

作者:每晚·许朝暮,来源:每晚一卷书(ID:JYXZ89896),图片来源于本平台,版权归原作者。本号文章,欢迎分享。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
落叶知秋,落难知友,

朋友不在多,能雪中送炭,

护你周全的,便是知己,

有二三,此生无憾。

点击下面,即可播放

这是瑶瑶小札视频号,欢迎大家点赞关注!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