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作者:每晚·许朝暮
来源:每晚一卷书(ID:JYXZ89896)
1988年,
人到中年的陈忠实,
决心打磨一部值得“垫棺作枕”的代表作。
他回到家乡祖屋,深居简出六年,
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夜中,
写出了自己最为得意的《白鹿原》。
书中,他以深沉厚重的笔触,
描绘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,
也塑造了贪嗔痴爱的众生相。
白鹿两家祖孙三代人,
因几两碎银勾心斗角,
为功名利禄执迷不悟,
在恩怨纠葛中互相折磨……
从书中的10个人物身上,
我读懂了人性的复杂,
发现了掌控命运的铁律。
白嘉轩:人品,是行走世间最好的底牌。
在《白鹿原》里,
白嘉轩堪称是“仁义”的化身。
身为一族之长,
他立得稳行得正,
一辈子挺直腰杆做人。
他修祠堂、建学堂、立乡约,
严格教化村民,
把村子治理得风清气正。
他还与家中的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,
资助他的儿子黑娃上学读书。
白鹿原上的对头鹿子霖,处处找他麻烦,
他却从不往心里去,
还在对方入狱时费心搭救。
黑娃长大后恩将仇报,打断了他的腰,
他却并未记恨对方,
还在对方落难时四处奔走。
长子白孝文犯了错,
他也铁面无私地秉公处置,
按照族规狠狠惩罚儿子。
凭借宽以待人,严于律己的品行,
他收获了族人发自内心的敬重。
清代文人石成金有言:
“无愧于事,不如无愧于心身,
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。”
人这一生,最要紧的,
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
德行乃立身之本,真诚是成事之基,
人品便是你屹立世间的金字招牌。
坦荡处事,清白做人,
余生的每一段路,
你都能畅通无阻。
白孝文:欲望面前,人最容易滋生罪恶。
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,
曾是最合适的族长继承人。
他看起来谦恭又可靠,
没有出格言行,更没有不良嗜好。
但实际上,他只是畏惧父亲的管束,
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欲念。
当儿时玩伴黑娃的妻子田小娥,
故意引诱他时,他立即屈服于本能,
拜倒在对方的石榴裙下。
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,
便会一步步将人引入罪恶的深渊。
他抛妻弃子,整日跟田小娥厮混,
后来还染上了毒瘾,
半年就败光了家产。
尝过放纵的滋味后,
他的欲望不断膨胀,
又将手伸向了权势。
为升官发财,他毫不犹豫地
射杀了一手提拔自己的贵人张团长。
为保住地位,他又狠心陷害黑娃,
并当众枪毙了对方。
最终,白孝文坐上了县长的位置,
却已经在欲望的熏染下,变得面目可憎。
家人们疏远他,乡亲们唾弃他,
他始终是白鹿原上不受待见的败家子。
有句话说:当欲望失去了枷锁,
前后左右就都成了地狱。
一朝沦陷在无边欲海,
便一生都走不出心灵炼狱,
只能一口口咽下自己所种的苦果。
白孝武:最高级的精明,是老实。
白嘉轩的二儿子白孝武,
是白家最为低调老实的孩子。
哥哥堕落后,他从父亲手中,
接过了继承族长之位的重任。
族中繁忙时,他会按照父亲的安排,
积极处理各项事务。
一旦得了空,他便一头扎进田间,
跟最喜欢的庄稼打交道。
在他眼里,什么高官俸禄、金钱权势,
都不如春种秋收重要。
当哥哥白孝文身败名裂,被父亲赶出家门时,
他从容地在田里耕耘;
当妹妹白灵投身爱国运动,整日担惊受怕时,
他面朝黄土,默默干活。
当儿时玩伴黑娃闹革命、上山当土匪时,
他依旧一心钻研如何把地种好。
白孝武没有当官发财,
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就,
一辈子都只是个平凡的农民。
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
正是安分守己的老实,
让他避免了很多麻烦,
安稳度过了一生。
正所谓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
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。
显摆高调,只会彰显你的浅薄;
炫耀张扬,则更容易招惹事端。
做人,无需谁称赞,不必谁羡慕,
老老实实做好自己,
才是明智的处世之道。
鹿子霖:太过聪明的人,没有好下场。
白鹿原上,鹿家之主鹿子霖,
是出了名的精明人。
他自认从家世到才学,
样样不比白嘉轩差,
却掌握不了族中的话语权。
不甘心的他,
争取到了“乡约”的官职,
发誓要与白嘉轩一争高下。
多年来,他一次次不择手段地坑害白家。
他先是给白嘉轩扣上造反的黑锅,
后又指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,
还趁火打劫,吞了白家的房和地。
可他怎么也想不到,
所有的算计和手段,
也是在给他自己设局。
白孝文东山再起后,
立即对他展开了打击报复。
他被关进了监狱,被迫参加批斗大会,
还目睹了族人被枪毙的场面。
在血腥和死亡的刺激下,
本就心虚的他,吓得当场精神崩溃。
最后,精明了大半生的他,
变得又疯又傻,活活冻死在了柴房里。
天道有常,善恶有报,
你对别人的算计,
最终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。
一个人若精明过了头,
德行有亏,终将害人害己,
机关算尽之日,便是自我毁灭之时。
鹿兆鹏:一个人的格局,决定他的人生高度。
在《白鹿原》中,
鹿家长子鹿兆鹏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。
有人认为他志向远大,
不拘泥于鸡毛蒜皮,
一心拯救贫苦百姓;
有人指责他自私无情,
婚后将妻子弃之不顾,
对父母也不闻不问。
但实际上,
他是接受了新知识和新思想,
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。
年少时,他去省城读书,
开阔了眼界,也见识到了民间疾苦。
在革命热潮的冲击下,
他视民族兴亡为己任,
立志要解放底层人民。
哪怕颠沛流离,生活艰苦,
他也甘之若饴,从不后悔加入革命队伍;
即使被人误解,遭受非议,
他也坚守底线,拒绝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。
心怀天下的格局,
让他与村民格格不入,
却也让他实现了更远大的理想。
他冒险策划起义行动,
为白鹿原村民争取权益,
还指挥作战,保护了千千万万的百姓。
曾国藩说:成大事者,首重格局。
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,
决定了他看待问题的高度,
以及人生的宽度和厚度。
学会修炼自我,放大胸怀,
你的生命注定不会黯淡。
鹿兆海: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,是学会放手。
鹿子霖的二儿子鹿兆海,
与白嘉轩的女儿白灵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。
可惜由于时局动荡,
两人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对立的阵营。
鹿兆海不愿为难白灵,
便提出暂时分开,
让彼此重新思考这段感情。
谁知,在两人分手期间,
白灵爱上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鹿兆鹏。
面对恋人与哥哥的双重背叛,
鹿兆海愤怒过,也怨恨过。
但他明白,继续纠缠下去,
只会让三个人都痛苦。
尽管他还深爱着白灵,
却选择了放过彼此,
不再打扰白灵的生活。
在白灵即将生产时,
他还以小叔子的身份,
安全护送对方出城。
放下儿女情长后,
他一心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
成了白鹿原上人人称颂的英雄。
人活一辈子,
谁没有求而不得的遗憾?
但一味抱怨,苦苦强求,
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和苦痛。
最明智的活法,
是有缘时惜缘,无缘时随缘。
不念过去,不畏将来,
放下无意义的执着,
生方能自在安好。
田小娥:指望别人的人,终将被辜负。
美艳风情的田小娥,
被白鹿原的村民视为“祸水”。
她本是郭举人的小妾,
却处处遭受虐待,过得连下人都不如。
为了摆脱困境,她勾引了长工黑娃,
跟对方一起回了白鹿原。
可好景不长,黑娃因闹革命被追查,
不得已抛下她,逃到山里当了土匪。
无依无靠的她,为活命而攀附上了鹿子霖,
还在鹿子霖的指使下勾引白孝文。
她以为白孝文是真心待自己好,
便一心一意地跟对方过起了日子。
谁知,饥荒来临时,
白孝文嫌她拖累自己,
毫不留情地离开了她。
直到她被公公鹿三一梭镖捅死,
白孝文都没有回来看她一眼。
田小娥辗转于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,
不过是想寻个依靠,踏实生活。
可她不明白,人生这条路,
除了自己,谁都靠不住。
将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,
无异于一场豪赌,
运气再好也总有输掉的可能。
人生所有的沼泽滩涂,
都得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去趟。
趟过去,走下去,
你会在不知不觉间,
把你自己活成自己的靠山。
鹿三:比无知更可怕的,是偏见。
长工鹿三为白家效力多年,
为人本分老实,做事也勤快利索。
但他骨子里保守而传统,
一辈子只认死理儿。
当儿子黑娃娶回田小娥时,
他不由分说地将田小娥赶出了家门。
起初,田小娥学习种田、养鸡、挖野菜,
努力争取获得公婆的认同。
鹿三却始终对她心怀偏见,
在她最需要帮助时,
依旧冷冰冰地与她划清界限。
看到黑娃在外颠沛流离,
少东家白孝文败光家产,
他更加厌恶田小娥,大骂她是“害人精”。
他固执地将一切罪恶的源头,
全都归咎于田小娥,
怪她给白鹿原带来了厄运。
抱着为民除害的念头,
他深夜潜入田小娥家中,
亲手用梭镖杀害了对方。
杀人后的愧疚感,
使他变得疯疯癫癫,终日惶恐不安。
深植内心的偏见,
犹如杀人不见血的刀,
能轻易毁掉任何一个人。
以偏概全,先入为主,
既暴露自己的狭隘,
也是对他人最大的恶意。
人这一生,
就是一场不断走出偏见的修行。
放下心中成见,打破思维藩篱,
你才能接纳世间的百态。
黑娃:读书,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捷径。
黑娃是鹿三的长子,
自幼性格冲动,行事鲁莽。
他当过土匪,砸过祠堂,坐过大牢,
干过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。
闹革命时,他一心想着出风头,
以残忍的方式处决了自己的同乡。
当了土匪后,他还带着弟兄洗劫白鹿两家,
打折了白嘉轩的腰,害死了鹿子霖的父亲。
后来,他金盆洗手,下山加入了保安团,
却始终觉得内心空虚。
他感慨:“我闯荡半生,混账半生,糊涂半生,
现在想念书求知,活得明白,做个好人。”
于是,他去拜了白鹿原上最博学的朱先生为师,
每日读书、写字,向先生请教不懂的问题。
书读得多了,他的内心渐渐觉醒,
从粗鲁无知的土匪头子,
蜕变成了儒雅稳重的副县长。
黑娃的脱胎换骨,
印证了一个道理:
读书,不光可以增学问,长见识,修德行,
还能让人在苦海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。
一本本书籍,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,
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认知,
改变一个人的气质。
那些升华心灵的思想,丰富生命的字句,
足以助你披荆斩棘,穿越所有黑暗。
朱先生:真正清醒的人,都过着极简的生活。
书中最具智慧的人,
是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。
他学识丰富,博古通今,
上至达官贵人,下至普通百姓,
无一不对他敬爱有加。
但他不居功,不求名,
一辈子吃粗茶淡饭,穿粗布麻衣。
权贵们争相邀请他出仕为官,
承诺给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他却对名利不屑一顾,只想在白鹿书院里,
心无旁骛地编撰县志,教化乡邻子弟。
他还让两个儿子安心在原上务农,
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
远离外界的纷纷扰扰。
他常说:“房是招牌地是累,攒下银钱催命鬼。
房要小,地要少,养个黄牛慢慢搞。”
鹿子霖、白孝文等人,
要么为谋财算计他人,
要么为求名出卖良心。
他们都迷失在重重诱惑中,
丢掉了做人的底线,成了欲望的俘虏。
朱先生却凭借内心的淡泊与清醒,
在乱世中寻得一份安宁。
有句话说:大道至简,繁在人心。
表面上的光鲜亮丽,
远不如内心活得富足潇洒。
真正高层次的人,
都懂得剔除生命的冗余,
回归质朴的素与简。
不被外物所扰,不被世俗所困,
身心轻盈愉悦,生活自会从容畅快。
《白鹿原》是一个民族的秘史,
也是一幅描绘世态人情的画卷。
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小人物,
在生与死,爱与恨,
权力与欲望间上下求索,苦苦挣扎。
他们在命运风暴里蹒跚前行的身影,
像极了于纷繁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你我。
陈忠实说:“世事就是俩字:福祸。
俩字半边一样,半边不一样,
就是说,俩字相互牵连着。”
人这一辈子,
苦是底色,难是常态,
总要经历悲欢与跌宕。
真正的智者,
会在认清人性真相后,
从容直面大起大落,
淡然应对大喜大悲。
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
都踏实做事,低调做人,
活得热气腾腾,我们方能无愧此生。
作者:每晚·许朝暮,来源:每晚一卷书(ID:JYXZ89896),图片来源于本平台,版权归原作者。本号文章,欢迎分享。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落叶知秋,落难知友,
朋友不在多,能雪中送炭,
护你周全的,便是知己,
有二三,此生无憾。
点击下面,即可播放
▼
这是瑶瑶小札视频号,欢迎大家点赞关注!
关键词: